九月读书小记

九月读书小记

October 3, 2023
本文共7275字,阅读约需要15分钟

Hidden Valley Road #

Robert Kolker
https://neodb.social/book/47YLUYkNNvWQE7BJHmE87V

更早听说的是这本书的中译本,中文名叫《隐谷路》,听上去就给人一种阴森诡异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寂静岭”?)

这本书采用的是双线并行的叙述方式,将Galvin家族的历史和美国的精神分裂症研究史穿插着呈现。

Galvin家族从家庭成员的构成开始就让人眼前一黑——夫妻两人在二十年之间生育了十二个孩子,前十个都是儿子,其中有六个最终被确诊精神分裂症。家里的女主人Mimi来自Texas一个富有的家族,但Mimi母亲的两任丈夫都有着严重的问题,导致她的童年也充满了不安和创伤。男主人Don是一个经历了二战的军官,本想用参军作为跳板进入法学院和政界却一直未能如愿。全家随Don的工作调动辗转多次后定居在了Colorado Springs,居住的街道就叫作Hidden Valley Road。

在大部分孩子的回忆里,家中的环境一直是混乱且充斥着暴力的。但Don忙于他自己的工作和攻读博士学位,对家庭事务不甚关心,而Mimi也一直对自己家里的问题处在denial当中,认为只要延续自己的严格管理就依然可以拥有梦想中令人欣羡的完美all-american family。然而以长子Donald为首的几个儿子在成年之后精神症状日益明显,到了需要入院治疗的地步,从小被家人视为天才的Brian更是枪杀女友之后自杀,完美家庭的幻想终于破灭。

虽然家族中患病的都是男性,但两个女儿Margaret和Mary的故事也令人印象深刻。随着故事的进行,更多黑暗的真相被挖掘出来——家中最小的两姐妹都曾遭遇过排行老二的Jim的性侵,而在小时候她们为了可以不呆在家里宁愿忍受和Jim共处。在成年之后两个人也各自花了很多时间来学着面对并修复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Margaret选择了和父母以及除了Mary之外的其他兄弟保持距离,而Mary虽然在年轻时同样选择了逃离,甚至改了名字,但在自己的家庭和事业趋于稳定之后却选择了回到Hidden Valley Road,承担起一部分对母亲和患病的哥哥们的照护责任。创伤的恢复与重建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只能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对成年的Mary来说,自己家的悲剧不仅来自疾病本身,还来自当时治疗方式的简单粗暴和社会支持体系的不完善,所以亲身参与到照护当中对她来说是一个获得力量与掌控感的过程。

不仅是Galvin家的悲剧,书中的科普线读起来也令人倍感沉重。

早期的精神分裂症研究领域的主流学说,“schizophrenogenic mother”理论是性别偏见阻碍科学发展的又一例证;当时的研究者不顾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席,也不管结构性不公带来的压力对女性情绪的影响,就将精神分裂症归咎于母亲的不当养育方式。而性别歧视不仅会导向错误的结论,还会将女科学家挡在门外,比如科普线的主要人物之一,精神分裂症家庭研究的先驱Lynn DeLisi在早期求学与求职的过程中就因其女性和母亲的身份而面临更多的阻碍。

即便是在研究已逐渐走上正轨之后,研究者们所要面对的也不仅是精神分裂症本身的复杂性,还有种种现实问题。书中提到了两个例子,一是在精神分裂症药物改良的研究取得进展的时候,制药公司却因无利可图叫停项目;二是上文中的DeLisi所在的公司被收购,而新公司不愿再投资她的研究项目,并且按照合同她只能与公司平分自己多年来收集的DNA样本。这些事情似乎也呼应了Trauma and Recovery的作者的观点——研究想要取得突破,背后必须要有政治运动的支持,否则难以对抗资本的裹挟和社会文化的惯性。

这本书除了故事本身很吸引人之外,在文字和结构上也写得很好。家族线和科普线都是重点描写个人,同时覆盖到大环境;语言上不枯燥的同时也没有过多的文学性描写和不合时宜的玩笑或煽情。作者是真正带着同理心和尊重的态度去讲述这一家人的故事,没有对任何人作道德审判,也没有现在的纪实文学中常见的自我感动式的同情,这点非常难得。

如雪如山 #

张天翼
https://neodb.social/book/7MFDYdImcjvqqREhXHKrws

这本书年初图书馆还在order中的时候就已经place hold了,等了大半年最近终于拿到了。

这个短篇集中一共有七个故事,每一篇中都有一个叫作lili(音)的女性,故事的内容也大多围绕着女性的生活。看了第一篇还觉得描写和比喻堆得太满了,好像在看那种明显是在布景中拍出来的情景剧,但后面几篇就好多了,最喜欢的一篇是《泳客》。好几个故事读到中间就能猜到后续残酷的发展,可能这就是此时此地身为女性的共同体验吧。

下面分别写一写对每一个故事的感受(涉及剧透)——

💺我只想坐下

春运“伤痕文学”;涉世未深、势单力薄的女大学生以为遇到了好心的列车员,结果却被对方性骚扰。

文中有很多对火车上众生百态的描写,文字很有镜头感,全景、特写,甚至旁白和音效都一应俱全,读起来像在看现实主义短剧。有趣的是文中有也现了“红蓝条纹袋子”这个artifact,让我想起了The ministry of pain中学生们对前南斯拉夫的回忆和对漂流在世界各地的“同胞”的印象中也有这件物品,或许它已经成为了世界通用的代表奔波和迁徙的符号了···

故事前半花了很多笔墨渲染男列车员的相貌英俊和女主角立立对他隐约的好感,读到的时候就觉得这份好感最终一定会走向幻灭,但又不确定是以何种方式,直到列车员对立立作出“贤惠”这个评价才终于露出了破绽,原来不过又是一个把所有女性当潜在“发展对象”的典型顺直男。最后作者写道,女主自嘲用“半条腿”换了包厢软座,“之后也跟很多人‘换’过了好多次,有些值得,有些不值”。这让我想起大学入学时所有人都必须参加的反性骚扰workshop,里面讲到了一种常见的骚扰模式,quid pro quo (this for that),即骚扰者以某些利益为诱惑或威胁向受害者索要性方面的报偿。这时候标题就显得格外辛酸;一个生存空间被挤压的年轻女性,想要得到片刻的休息,却要用自己的身体主权来交换。

这个故事中的立立也算是不完美受害者了,如果她在现实中把这段经历发到社交平台上,一定会招来审判。“你当时怎么不反抗”、“谁让你贪小便宜”等等,这样的言论每每看到也让人疲惫到“只想坐下”。


🩸地上的血

讲的是成年的女儿回家后见到母亲的再婚对象,并意识到母女二人的关系已经不复从前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月经是母女之间联系的纽带,从小到大只要谈起这个话题就可以进入只属于母女二人的“结界”之中,将父亲排除在外。而随着继父的出现和母亲的绝经,这份联系似乎也在逐渐消散,就像地上被擦除的血迹,而母女二人都不得不面对这种关系的变化。故事到此刻就戛然而止了,不知道她们的关系今后会走向何处,是会渐行渐远还是会找到新的common ground···

说实话这个故事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能够共情的地方,因为我并不喜欢和母亲谈论这种私密话题,这无异于将对方拉入自己的边界之中并对其说“我需要你”,对我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全文最让我感到“被击中”的一句话大概是女儿对母亲说的那句“我不是八岁就劝你离婚了吗”。


🏊🏼泳客

这是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故事的主要情节其实算不上特别新颖,但我觉得它好在没有停留在简单的girls help girls,而是将女性之间的相互欣赏和关照以及那种“一期一会”的美好与遗憾刻画得很细腻。

文中主要的一个情节是女性在泳池中遭遇性骚扰,其他女泳客和女工作人员最先挺身而出,最后靠的却是男性工作人员搬出“征信系统”这个“大爹”才让骚扰者道歉。我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说不喜欢这个情节,认为它抬高了男性削弱了女性,但我恰恰觉得这个设定很讽刺也很现实。我并不认为在场的女性想不到这点是因为不够机智,而是女性第一反应往往不会将(并不值得信任的)公权力视作自己可以随意搬动的救兵。

喜欢这个故事也是因为一个非常个人的经历,当然这个经历其实非常的uneventful。高中军训的时候,洗澡的地方是一个类似游泳馆淋浴间的大厅,几个班的女生分成一组轮流进去。当时我正在排队,在我面前使用淋浴的是其他班的一个女生,因为之前在操场上经常看到,而且她一头蓬松的自来卷很有标志性,所以我有印象。她的肤色和气质与文中描述的“凌可花”也有些相似。

或许她是来自那种非常重视培养节约意识,会教育孩子打洗发水时要把水龙头关掉的家庭,于是她在准备往头上打洗发水的时候先是走出了水流的范围,站到旁边,然后冲我招手让我过去,在她洗头发的间隙共用淋浴。她的表情动作就像在热情地招呼朋友一样,但其实我们根本就不认识。我的第一反应是愣住,但出于礼貌还是走了过去。

她的举动出乎我的意料是因为这完全不是我会考虑的行动。当时以及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对自己的看法都是“从里到外地repulsive”,即便我自己不介意,也会觉得让别人和自己处在这样的physical proximity之中对她人会不会反而是一种冒犯。而当时在我面前的这个女生大概完全不会去想这些,也不会注意我的样子。这种本能的善意和她身上自然辐射出的生命力让我觉得美好又神奇。

所以当读到最后知道凌可花没有接受沥沥一起吃饭的邀请,而且在淋浴时展示过剖腹产的疤痕后也不再来游泳馆时,说不感到遗憾是不可能的。开始我想她不愿与沥沥有更多交流,也不再去游泳可能是因为这些会唤起被性骚然的不愉快记忆,但后来又意识到或许不仅仅是如此。之前凌可花哪怕是在淋浴时也只会将泳衣褪到腰部以遮住那道剖腹产留下的疤痕,与其说是对别人,不如说是对自己的隐藏。只要不去看,至少在游泳馆的这段时间里自己就是绝对自由的。而被骚扰这件事就像是毛衣上脱落的线头,轻轻一拽,整件体面的外衣可能就会瓦解,“灵魂对自由的渴望”也将无法控制。到那时便不得不去承认和面对“目前的人生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这个事实。这种revelation带来的痛苦与恐惧会让人想要回避也是自然。


🚽纪念日

这一篇写的是与男“艺术家”从浪漫到幻灭的婚外情,又到了我只能“同理”但无法“共情”的领域···

这篇的语言风格相对书中的其他篇目来说比较诙谐,故事也没有那么沉重。开头的聚会上男“文化人”们满嘴阳春白雪,满心猥琐下流的样子很符合前段时间被曝光出来的那些文艺界性侵惯犯的嘴脸。各种精心营造的“人设”也让我想起前一阵看的电视剧《装腔启示录》(虽然我很讨厌这部剧)。

我觉得最好笑的桥段是男摄影师获奖后愤愤不平地抱怨评委没有品位,选了他自己最不满意的照片那一段。这个情节让我想起很早以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段子,讲吸引“文艺男”的话术,第一句是“你给我一种疏离感”(后面好像还有一长串,但不记得了)···


🍼春之盐

这个故事讲的是女性产后面对社会支持缺失和丧偶式育儿的糟心生活,好在最后至少给了女主一个爆发的机会,让她在一众亲戚面前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文章以女主的“灵魂”的视角,用第三人称的口吻写就,就像一场dissociative episode;我在想是不是很多女性在生育之后(甚至只是在异性婚姻中)都会有这样被生活逼得“灵魂出窍”的时刻,只能漂浮于真空之中,不断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

读这个故事时我一度以为文中的丈夫会在妻子孕期或者产后去嫖娼,好在作者并没有这么“狠心”···


🏔️雪山

在这个故事中,女主和男友一起去外地参加男友同学的婚礼,其间偶遇了女主中学时男同学的母亲。这个男同学在中学时曾经与女主关系亲密,却因为在体育课上帮她带跑而发病去世。在重遇后,男生的母亲丽丽拼命地想要从女主和她现在的男友身上抓住自己儿子的影子和对另一种可能性的想象。

这个故事涉及的元素很多,有恋爱和婚姻、失独家庭、年少的暧昧与遗憾,以及性骚扰等等;每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似乎也像是过路的行人与远处的雪山一样,乍看之下是一幅和谐图景,而实际上两者之间却横亘着不可跨越的距离。对于丧子的母亲和同样失去了孩子的再婚对象来说,这个距离是两人相似却又不同的丧子之痛,而对女主和男友还有丽丽阿姨来说,可能是隐秘的遗憾与愧疚。

故事中死去“白月光”以及男女同名(谐音)的设定让我想起电影《情书》。


🎨拜年

这篇虽不是我从情感上最“喜欢”的一个故事,但却觉得是写得很“好”的一篇,因为有很多思考的空间。

故事主要围绕着两个家庭展开。前半部分重点写了第一个家庭的男主人曹啸东,一个出身底层却凭借自身努力初步实现了“阶级跃升”的男性。他对自己的出身有着强烈的自卑感,所以在生活和对女儿的教育中常常呈现出一种“用力过猛”的姿态。为了培养女儿的品位,他禁止妻子和女儿接触他认为“低俗”的东西,比如抖音和方言,并时刻试图为女儿营造一个充满了高雅影响的氛围,比如让妻子“表演”在车上阅读《追忆似水年华》。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曹带着妻子和女儿去给之前帮忙照看孩子的老画家和退休教师夫妻拜年。画家的家庭很符合曹啸东对“上流社会”的想象,于是一直想要与之搞好关系,然而这次拜年却意外遇到了画家出狱回家的儿子(之前夫妻二人一直对外声称自己没有孩子),并最终得知这个儿子所犯的是伙同他人强奸罪。故事的后半部分则写了画家和妻子去自己的哥哥家拜年,而哥哥家的孩子已经被死刑枪决(结合前文我猜想和画家的儿子是同犯?)。

整个故事中我觉得最有冲击力的情节是曹啸东在回家的路上出于担心让妻子检索画家儿子的信息并发现他曾犯强奸罪后,想到女儿曾与他在画室里单独相处,于是失去理智,停下车粗暴地检查女儿的身体以确认她是否收到侵犯,而他自己的行为则更像是侵犯本身。从这里开始,所有高雅、体面的表象都走向崩塌,不论是曹啸东还是画家一家。

文中有两个成年女性角色,相比之下着墨并不多。曹的妻子孙娟因为出身于条件较好的家庭,所以反而有种得过且过的松弛,对于曹施加给她的约束她也并不太在意,也不介意配合他在女儿面前做戏。然而在目睹丈夫失控的行为后她的生活大概也回不到从前了。另一个女性角色是画家的妻子,退休教师莉莉。她在自己的儿子入狱之后开始帮其他家庭照看孩子,而在儿子回来之后却感到这样的生活难以再继续,于是要求搬家。她心里或许有对儿子无条件的包容,也有对其犯下罪行的不解与羞耻,或许还有对不食人间烟火的丈夫的埋怨,但文章并没有给她很多表达的机会,想必在生活里也是一样。

这个故事开头用了很多笔墨去表现曹啸东的滑稽,一开始我并不太喜欢这样的写法。虽然也喜欢看笔锋犀利的作者揭露男人的丑态,但这个故事里又涉及到了阶级的因素,就变得复杂了起来。本来就拥有良好的物质和教育条件的人当然可以说一切的优雅和体面都是假象,没什么好追求的,也知道别人没那么在意你的一举一动,即便偶尔露怯也不会有那么大的不安全感。站在这样的角度去讽刺那些因为匮乏感而想要在社会中出人头地以至于有些用力过猛的人,多少有点punching down的感觉。但文中的另一些情节,比如曹啸东为女儿选择外教机构的标准是“不能有黑人”,似乎又让他被讽刺显得罪有应得;一个因为出身底层受过歧视之苦的人自己却还抱有种族主义思想,这难道不可笑么?但另一方面,又觉得他并不比一个因享尽特权而自认高人一等的的种族歧视者更可笑或更可恨,但似乎我们对后者的批评更容易就事论事,而对前者却往往采用嘲讽的方式,这是公平的么?

作者在后记中说,lili这个名字来源于百合花,而书名中的雪山象征着女性生活中的那些沉重与痛苦,也代表着女性的美好与坚韧。回看这几个故事,发现它们几乎都结束在人与人的关系或一种既有生活的消亡或崩溃,同样如会融化的雪、会崩塌的山···

How Not to Kill Yourself: A Portrait of the Suicidal Mind #

Clancy Martin
https://neodb.social/book/0ScHmfqim0jLxBtf8eUpg6

因为封面和简介里提到的一些作家而去看的,看完觉得幸好是图书馆借的,没有花钱(再次疑惑为什么要读白男写的书···

全书很大一部分都在讲作者自己的酒精成瘾经历,读这部分的意外收获是让我对AA这个组织有了更多了解,之前以为只是一种民间互助会一样的组织,没想到其实宗教性很强,比原来想象得problematic许多···书中的一些观点和建议还是挺有道理的,但作为哲学思考有点老生常谈,作为self help又太过冗长,而且摆脱不了中产白男的传统观念,不过作者倒也没有回避自己的narcissism,这点还算得上真诚。

⚠️CW:含有对自杀的讨论

作者从六岁起就开始有自杀的想法,至今为止经历了十多次attempt,成年之后有陷入酒精成瘾,同时他还是一名哲学教授,所以花了很多时间思考自杀与死亡相关的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是自杀者的“sincerity”,即尝试自杀的人是真的想死还是有某种表演成分。作者提出,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有着很大的表演成分,自杀者或许自己也分不清自己的选择有几分“认真”,但这并不能成为否定ta所承受的痛苦的理由,不够“纯粹”的suicide attempt也不应该成为一种道德谴责。想想也挺讽刺的,那些用“你不是真的想死”、“this is just a cry for help”这种话术来攻击自杀幸存者的人往往标榜自己反对自杀是出于尊重生命,但这种言论反而更像是在将自杀崇高化···

另一个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在想的问题就是自杀以及对自杀的思考是否也是一种特权。作者在写到美剧This is us的编剧Jasmine Waters的自杀时提到了另一个黑人女作家Margo Jefferson,她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

one white female privilege had been withheld from the girls of Negroland, they had been denied the privilege of freely yielding to depression

因为对黑人女性来说,survival一直被视作一种“obligation and victory”,尤其是作为生活在美国的黑人女性,从小就被教育“in every way I must rise above”,所以表现出自己的脆弱,哪怕是acknowledge自己的抑郁情绪都变成了一种奢侈。刚好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读到了农村女性义永红被强奸后自杀的报道,于是很cynical地觉得,作者这本书中从个人经历和文化与哲学的角度出发的对自杀的思考和建议,大概并没有考虑到义永红这样的人,也帮不到她们(当然,比起自杀,这样的死亡可能更应该算作谋杀)···

作者总结出的经验和建议还是有道理的,比如把自杀当作最后的“紧急出口”但不必立刻打开它,以及不用太把自己“当回事”,适当使用“自我合理化”来适应生活和思想的改变等等。不过还是觉得这些只能靠自己探索,很难看一本书就将其中的观点内化,尤其是对处在crisis中的人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