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读书小记

十月读书小记

November 7, 2023
本文共6428字,阅读约需要13分钟

Girl, Woman, Other #

Bernardine Evaristo
★★★★☆
https://neodb.social/book/2qvNkHii7PzB0icHnC4GJB

英国几代黒人女性和非二元性别者的群像故事,结构比起小说更像诗歌,没有连续的长段落,取而代之的是以换行分隔的句子,读起来像看快速翻页的幻灯片,节奏快但每一张都有信息量。全书虽然篇幅不短但读起来不会觉得累或者失去耐心,很适合我这样attention span有限的读者。

全书有6个章节,前4章每章有3个部分,各以一个人物为标题,一共涉及了12个主要人物。故事从第一个人物Amma所等备的一场戏剧开始,在时间和空间中来回游走,引出其余人物,最后又让所有人交汇在这场戏剧的首演。

这些人物也很有意思,让人想要去了解ta们的“生命史”。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魅力和苦难,这些女性/性少数/少数族商/移民etc.的经历中有很多可以突破种族、年代、阶级等区隔,让人感到共鸣、愤怒或感动的部分,比如黑人女性不仅要面对歧视,在遇到不公对待时还要经历“这到底是不是歧视”的自我怀疑;比如已经跻身”精英阶层“,在金融公司上班的Carole在通勤路上却觉得能够理解那些决定跳入地铁轨道的人;比如不完美的受害者在自救与自毁的循环中反复挣扎···

这些出场的人物中有Amma和她的朋友们这样的旱期lesbian activist,也有Yazz和Morgan这样成长于网络时代的queer feminist,就算是更早一辈,并没有以feminist自称的人,其实也在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和实践着女权主义。我喜欢这本书的一点在于它没有回避人物身上的道德瑕疵和社群内的分歧,以及女权主义并不是万能解药的事实,在所谓的“纯女社群”中也可能发生与异性关系中相似的控制和暴力;女权主义者也可能有种旅歧视思想,黑人女权主义者内心也可能恐同,黑人同性恋女权主义者也可能走不出性别二元论,而21世纪的黑人酷儿女权主义者也可能真的只是觉得这个标签很“酷”而已···

但作者对笔下的人物终究是充满爱和希望的,给了她们求同存异以及成长进步的空间。这些人物的故事让人感觉到,比主义更鲜活的是人本身。没有人可以当你完美的”女权榜样“,了解一个人也没有捷径,不管是星座、MBTI,还是各种身份立场标签。

书中还有一个印最比较深的情节是关于其中一个角色Winsome 参加的reading group。这个读书会的成员和Winsome一样是来自加勒比海地区的黑人女性,她们也将阅读的重点放在Caribbean女作家身上。Winsome最喜欢的作家是

Olive Senior from Jamaica, Rosa Guy from Trinidad, Paul Marshall from Barbados, Jamaica Kincaid from Antigua, and Maryse Conde from Guadeloupe

她最喜欢的诗集是

I is a Long Memoried Woman by a Guyanese lady called Grace Nichols

她们也会讨论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的——有人认为那是应当由专家来决定事情,有人则认为这件事没有客观的标准

If you think something’s good because it speaks to you it is. Why should Wordsworth or Whitman, T.S. Eliot or Ted Hughes mean anything special to we people of the Caribbean?

书中还写道,听了上面那段话后Winsome提醒自己要去图书馆查一下那些人名。

读到这段时,现实与书中的故事形成了一种有点讽刺的呼应,因为我作为一个非英语母语的亚洲读者,对后面提到的那几个白男作家,即便没有读过作品也绝对听说过他们的名字,而对于前面那些Caribbean作家却是一个都没有听说过。

读书会中的这个问题似乎也是一个现在的讨论中经常出现的话题,与之相似的问题有“作品和作者(尤其是那些有道德问题的作者)是否可以分割”、“评价一部作品的优劣是该看文学价值还是社会价值“等等。当然不是要否认文学价值的判断有着一定的标准,也不是要说那些白人男性的经典作品没有了解的价值,但作为不打算从事文学研究的普通读者,我们或许也可以意识到一些作品之所以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可能不完全是因为其“文学价值”,当我们想忽略那些既定的权威标准,对更能带给自己共鸣或更能代表自己所在群体的作家和作品投注更多关注和赞美时,也不必因为怀疑自己“鉴赏水平不足”而感到羞耻。

寻找百忧解:一个精神科医生的观察手记 #

陈百忧
★★★☆
https://neodb.social/book/7fPl65alWa7nL86wXRB2Iv

作者是一位情神科医生,这本书中记录了她工作中见过的一些患者。书中的精神科医院有点像在那种有一定年代的记录片中出现的典型“中国式精神病院”,坐落于偏僻的城郊,设施相对老旧,比起一家医院可能更像一个”收容所”,里面有许多有故事的病人,也汇集了人间百态。

这里面所讲到的病人所患的大多也不是抑郁症、焦虑症这样现代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而是像精神分裂症这样更复杂的病症,或者PTSD/C-PTSD这样和家庭以及社会因素密不可分的问题。其中不止一位患者受到了文革和其他政治恶果的影响,而在社会支持缺失、对创伤的认识落后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成为与“正常生活”脱节的“疯子”,在“疯人院”中才有一席容身之地。作者说,“很多时候,他们是在替一个家庭、一段历史,或某种环境生病”,这句话现在听起来也很准确,感觉作者作为一个医生很多时候也很无奈···

Orlando #

Virginia Woolf
★★★☆
https://neodb.social/book/7edpKbMsMqa5otQ56q6bcJ

英国贵族文艺青年的“重启人生”;在文风上给人的感觉和王尔德的小说有点像,可能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特点?

这个故事用了一种“伪传记”的形式来讲述Orlando的一生,其中夹杂着许多犀利的对文学、人性和世情的观察和思考。很早就听说过这个故事中Orlando由男变女的情节,读了之后发现在Woolf笔下这个转变对Orlando本人来说非常自然,她似乎并不对此感到惊讶也不需要去学习作为女性生活,倒是性别变化后社会期待的变化让她更清楚地看到男性和由男性主导的社会的荒谬。

除了之前就听说的性别变化以外,这次读了整个故事后,感觉Orlando的另一个特别之处是她身上有许多在神经非典型人群身上常见的特质,比如不擅长解读言外之意、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肢体有些不协调、没有很强的内化的二元性别意识等等(当然这些可能是误解,欢迎指正)。去查了一些资料发现现在真的有一些人认为Woolf本人就是autistic,但除了有读者提到包含Orlando在内的作品反映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外,并没能找到更多关于Orlando和autism的资科。

倒是有一篇论文讨论了Woolf作品中对neurodivergence的呈现,不过是从Mrs. Dalloway入手(还没读过),而且看了一下后发现涉及的其实不是我所理解的“神经多样性”而是抑郁症和PTSD这样的精神疾病···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 #

金草叶
★★★★
https://neodb.social/book/6Wn7wIf31mFcrGN4js0SeY

韩国女作家的科幻短篇集,“温柔”的风格让我联想到Ted Chiang的作品,但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这一本,不仅是因为女性视角,也是因为这些故事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更大,没有那么强的“寓言”的感觉。

下面是对每一个故事的感受(涉及剧透)——

🎨光谱

讲述者的外婆作为研究人员在人物中遇到事故,流落外星,被外星生命体救下并和他们一起生活了许多年才得以回到地球。这些外星生命靠一种人类无法破译的“色彩语言”来记录信息,甚至实现身份的“继承”。外婆回到地球后,终其一生都在研究色彩语言却拒绝向外界透露关于那颗星球的信息,就像当时被外星生命收留一样,外婆或许也是在保护他们。尽管双方有着巨大的差别,也并不能够实现无障碍的沟通,但她们仍然愿意带着善意和好奇去看待彼此。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桃花源记》,而在女性视角下,偶然的闯入者意识到了作为人类的局限,没有把这个星球和上面的生命简单地看作待征服的土地和研究对象,而是选择了在离开之后不再去打扰。


🧠共生假说

来自遥远星系的外星生命在自己的家园毁灭后,来到地球,在人类婴儿的大脑中寄居,与人类形成一种奇特的“共生关系“,并在人类7岁时离开,而人类引以为傲的那些被我们称为”人性“的品质,其实是这些生物在共生时期遗留给我们的“外星性”。

很喜欢这个设定带来的讽刺感。每次在发出“没有人性”、“做个人吧”这样的批判时都会觉得有点别扭,因为人类本来也不是什么高贵的生物,如果这个故事中的假说成立的话,那很多事情似乎就说得通了···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

在技术快速迭代的社会里,旧的技术连同依赖它们的人一起被效律和利益至上的社会所抛弃。文中的安娜本来也是为技术的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的科研人员,但在家人移民另一个星系后,因为新的太空旅行技术无法支持和这个星系的通航,保留旧的航道又太不划算,而失去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这个故事没法不让人想到现实,想到被信息化时代遗忘的老人、被强制征地的“钉子户”、被当作手段,用后即弃的千千万万人。

故事中因为公司要拆除安娜所在的太空站而被派来驱逐安娜的男性角色也很典型。他并非造成现在这个局面的罪魁祸首,手上也设有什么巨大的权力,他只是这个链条里很微小的一环而已,然而作为一个底层的执行者,仅仅抱着完成任务的想法也有可能做出很大的恶行。对我来说,成为这个人甚至比成为安娜更可怕(也更可能···

另外,这个故事也让我想起不久前在长毛象上看到的一条嘟文,大意是说,想要创造一个dystopian世界很简单,只要让那些平时发生在失权者身上的事情发生在特权拥有者身上就好了。


🔷情绪实体

在这个故事中某个公司研发出了一种可以将情绪实体化的产品,只要接触产品就能感受到相应的情绪,比如手中拿着“忧郁体”(一个蓝色小方块)就会感受到忧郁的情绪。故事的讲述者是个有些自以为是的“理中客”男性,一直试图说服别人这个产品是个骗局,而他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女友会需要让自己难过的忧郁体。

故事中最有意思的也是这个设定,人们如果想要购买代表正面情绪的实体那并不稀奇,但负面的情绪同样大有市场。然而想想似乎也合理——平时的情绪看不见摸不到,难免让人感到不安,就像讲述者的女友说的那样,“我是受情绪支配的存在,还是支配情绪的存在呢”,如果有这样一个实体存在,就可以给自己当下的感受命名,略微消除这种不安,至于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也并不重要。

讲述者的一个同事在论证情绪实体的作用时说,“重要的是实体的存在,即使转移视线它也不会消失,会一直待在原处”。这很像之前在心理课上听说的object permanence这个概念,婴幼儿在早期是没有这个概念的,所以会以为离开了自己视线的人或物就是消失了,而这个故事或许说明了哪怕到了成年时期我们也依然保留着这个局限,只不过对象变成了情绪,所以自己的生活被一种无形(即在我们的认知中并不能完全接受它”存在”)的东西所影响才会让人不安···


🔖馆内遗失

母女关系、代际创伤,东亚女性永远书写不完的话题。

在故事中,人死后意识会被存入一个“图书馆”,当怀孕的智敏终于想要去“拜访”生前和自己关系并不好的母亲时,却被告知母亲在馆内”失踪”了,代表她意识的数据还在,但索引却被删除,造成了无法访问的状态(可以理解为类似memory leak)。总之最后智敏在试图恢复索引的过程中一点点了解了成为母亲之前的母亲,并以此为索引,来到了“母亲”面前,说出“但现在我可以理解妈妈了”。

文中一些对“母职惩罚”的描写很真实——当女性怀孕时,别人问候的对象就不再是她自己而是腹中的胚胎,似乎她只是一个容器,而成为母亲之后更是意味着失去事业、姓名和与世界的联系。作为女儿,面对受害者和“帮凶”的双重身份时的矛盾心理也很能让人感同身受——

智敏认为自己有某种重原罪。如果妈妈没生下自己,或许可以生活得更安逸。愧疚之余,她又觉得作为女儿没有理由被如此对待,心里十分矛盾。

而这段对父亲的质问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提问

您让妈妈被这个世界狐立,变成了一个没有完全死去,却不再与任何地方有所连接的人,您从来没有觉得抱歉,也没有后悔过吗?

在这个故事中,存放在馆内的意识并不是已故之人的独立意识,而可以理解为一个根据生前数据建立起来的model,可以模拟这个人的行为模式并对外界的刺激激作出反应。故事中母亲的失踪其实是因为父亲按照母亲生前的要求删除了索引,而在这个真相揭晓以前,我一度以为母亲是发展出了完整的自我意识,自己选择了”出走“,在死后终于以意识的状态获得了自由。不过这样女儿大概也不会有与母亲再一次对话的机会了,可见作者还是温柔的···

如果这样的情景放在自己身上的话,我不敢说“理解”。人和人之间真的有“理解”么?在建立在道德、责任与社会压力,而不是相互选择的基础之上的关系中互相伤害过的人有可能理解彼此么?能做到尊重大概已经实属不易了。就像故事中的女儿在说出“理解”之前的那句话,“不论我说什么,也无法真正安慰妈妈过往的人生”。现实中的故事若是在此处停止,最大的”尊重”或许就是远离彼此的生活吧···


🌊关于我的太空英雄

女主追随姨妈的脚步成为宇航员并入选了前往宇宙彼端的国际小队,而这时她才得知当年和她一样被选中参与这项任务的姨妈并非像她一直以为的那样在任务中牺牲,而是在执任务的前一天跳入了海中。

故事中对弱势群体所面对的不公的描写非常一针见血,在关于姨妈的真相被公之于众之后,她作为“逃兵”遭到了声讨,她的种族、性别也再次成为了把柄,人们说,“有缺点的人不能身负重任,必须重新制定合格人类的标准”,作者还写道,“有些人的失败会危及其所属的整个团体,有些人的失败则不会”。想想现实中的弱势群体,女性、性少数、难民等等,成千上万人走上街头也未必能换来在主流叙事中的representation,旦当这些群体中的一人犯下恶行,甚至只是发表了争议性的言论,在一些人眼里ta却好像瞬间就变成了所属群体的代表,足以证明整个群体的“劣根性”。

这个故事中姨妈的选择非常像之前读的Chlorine,所以在读到宇航员们需要接受能让她们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人体改造时,就猜到了深海是姨妈为自己选择的归宿,参与任务只是获得这副身体的必要条件而已。

然而最触动到我的却是姨妈某天在酒后打给自己女儿的电话里问的那句,“我已经尽力了,对吧”。当时她已经克服了自己的种种”缺陷“,成为了人类中的佼佼者,却仍然需要向她人寻求一个肯定。

虽然没有这种程度的成就,但这样的心情也能够体会。总有人比你做得更多、做得更好,但你知道自己的自我怀疑并非来自对更进一步的渴望,想要听到的答案也不是“你可以”,而是”可以了”。在内卷社会里,所谓的“尽力”其实根本是“透支”;人除了“做事”还要生活,哪怕是在床上躺一天也还是要消耗能量,所以才有“基础代谢”这种概念不是么···为了一些社会所施加的任务,把维持基本的身心状态的能量都用尽,这已经超出“尽力”的范畴了,只要是留下生活的力气之后再拿出最大的努力就可以算是尽力了。

当然,现实如此,靠这种“精神胜利法”是活不下去的,透支还是在所难免,但或许可以在自我审判的声音出现时用来给自己“辩护”吧···


🌏朝圣者们为什么不再回来

对优生学的反思以及对社会该如何看待差异和“缺陷”的思考。

故事的主角生活在一个人们不会因为差异而遭到歧视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在成年时会被送往地球(发源地〉朝圣,而有些朝圣者却不再回来,于是主角决定寻找这一切的真相。最后她发现这个世界的创造者因为自身容貌的缺陷受到歧视,所以创造了这样一个人们不在意彼此缺陷的地方,而地球则是被她弃的“实验场“。她曾经希望通过基因改造的手段消除”缺陷“的存在,但却发现这样只能加剧不公和分化。而朝圣者们之所以选择留在充满了不幸的地球,是因为她们在那里遇到了爱人,而这是她们在原来的世界感受不到的。

主角在给朋友的信里写道

我们诞生于同一个子宫,如姐妹般共同成长,彼此感觉不到浪漫的感情和性爱的快乐,这仅仅是一种偶然吗?

我们去了地球之后会遇见那些不同的人,我们当中也会有很多人与他们相爱。我们很快就会了解,我们所爱之人正在对抗世界。

我知道作者想表达的大概是,无论是优生学还是对一切差异的视而不见都不是最终的解法,痛苦必然与幸福并存,我们需要怀着爱来一起对抗歧视与不公··· I know where she’s coming from,但作为一个“感觉不到浪漫感情和性爱的快乐”的人,还是不免有点失望;我觉得这并不是关键,即便没有这些感情,有很多人我还是非常愿意和ta们一起“对抗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