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五月读书小记
June 11, 2024
点鬼簿 #
芥川“晚年”的短篇合集,其中好几篇都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质。
这本里面收录的《河童》,很久以前第一次读的时候很喜欢,大概是被“可以选择不出生”这个设定所吸引(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只要出生了就是自己选择的“,只不过这不是我习惯的理解方向)···另外虽然没有收录在本书中,之前读芥川的小说时还有两篇比较喜欢的是《鼻子》和《山药粥》,觉得里面将人性和人生的荒谬展现得残忍又精准。
这次再读反而更喜欢最后那几篇更私人的,比如《齿轮》、《暗中问答》和《某阿呆的一生》。或许说“喜欢”也不准确,更多是一种熟悉与“亲切感”,就像以前在微博上围观未成年女生发泄情绪的“厕所”时所感受到的。如影随形的羞耻、恐惧、不安;一边在路上走着,一边在脑中进行着无结果的对话,某一瞬间感觉血管里的血液都变成了浑浊的胶状物,身体变得沉重而粘滞,不想再进行两脚交替的运动,只想像《天使爱美丽》中那个镜头一样原地融化,然后流进路边的排水沟···
如果说在这样的感觉消退之后再去描述它是小题大做、无病呻吟的话,那么在一个已死的名作家的文字中寻找一些回音总不为过吧···
因为他至今还残留着自尊心、怀疑主义以及对利害得失的计较
总是被这种“非自然死亡”的作者的作品所吸引,一定程度上也是希望从他们的文字中获得某种决心(虽然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hhh)。所幸文中时不时出现的“女人”形象总是像一个巴掌把人打回现实,让人意识到在这样的文字里寻找共鸣实属荒唐,简直是“被卖了还帮人数钱”,从而不至于过分沉溺其中。
妄想者手记 #
这本散文集和上一本读完的芥川小说集一样,充斥着厌世的情绪和过剩的自我意识。对我来说读这样的文字甚至比看一些“无脑”的影视剧或搞笑视频还接近“guilty pleasure”,后者至少能带来一些大众公认的轻松快乐的感觉,而读这种男性文人写的,既阴郁又对现实毫无指导意义的作品,就好像是从那些更应该被关注的事物上移开目光,背叛自己的身份和立场一样。但作者生活的年代距现在相对久远,且在来得及祸害更多人前就已经死掉了的事实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guilt···好吧,看个书而已,或许不用考虑这么多无关的事···
话说回来,这本书里还是有不少有趣的“无用知识”的,尤其是《骨董羹》这篇,大概是作者在读书、看画或者日常生活中随手记录的感受与联想,放在现在可能就是某个作家的豆瓣状态吧···以下记录一些比较有意思的
中国诗词中对月经的提及,见于王建的《宫词》,密奏君王知入月,唤人相伴洗裙裾
中国古代称卖龙阳之色的少年为“相公”,来自“像姑”的谐音
日本的《今昔物语集》与《聊斋》中存在一些相似的故事,比如《今昔》中的《以外道术被盗食瓜语》与《聊斋》中的《种梨》几乎完全相同。《今昔》的出现时间早于《聊斋》,作者提出两个假说,一是日本的故事输出到中国去了,二是这些故事的prototype来自中国,但首先被日本人输入到自己国家。
每次读这种近代日本文人的作品总能从中发现一些中国文化中的“冷知识”,但反而不太愿意去赌中国作家写的专门进行文化科普的读物,可能这样不附带任何价值输出的“不期而遇”才更有意思吧。
有效的安慰 #
在书店偶然看到,正好豆瓣阅读会员也可免费阅读,于是抱着寻找“教程”的想法去读了。结果自然是“道理都懂”但知易行难···
作者是个精神科医生,他在序言中说自己长期以来对安慰一直持漠视的态度,更加倾向于治疗和鼓励,在自己生病之后才意识到安慰的重要性。这本书的语言我认为比很多同类的心理科普或self help书籍都要优美,也有不少哲学和文学的reference,比起那种幽默戏谑的写作方式,在这类题材里的确还是这本书的风格更让我喜欢一些。
书中大部分的总结其实都很有道理,比如这段
安慰并非寻求解决办法。寻求解决办法的目标是改变现实,而安慰的目标是减轻痛苦。被安慰,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得到帮助,不是得到某种能改变现状或使人可以更改现状的帮助。安慰针对的不是引起痛苦的逆境而是痛苦之人:安慰是对内心而非外在的帮助。当人可以采取行动时,安慰只起到次要作用(不过依旧是有用的)。
但实践起来,解决“人”的问题比解决“事”还是困难许多。怎样才算是帮助到了「内心」?不同于有客观判断标准的事情,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不同的需求,作为安慰者要怎样未卜先知,给出对方最需要的帮助呢?当然,我知道不应该把安慰当成“解题”,也不应该把自己的“准确率”至于安慰对象的wellbeing之上,但是在现实中面对“不安慰要承受道德上的愧疚感,安慰了又几乎必然要面对出错带来的挫败感”的情况时难免觉得很frustrating,总觉得为什么要让我做我已经承认了自己做不好的事···
除了不擅长提供安慰以外,我个人也几乎不会向外去索取安慰。倒不是为了别人着想,主要是觉得不解决现实问题的话,安慰只是暂时压制了情绪,并不能改变产生这个情绪的思维回路,等“药效”过去以后同样的情绪还会再次出现的。况且一旦涉及到别人就又会牵扯到人际关系中的各种道德困境和无法量化的交换,因为不知道别人是否在经历着比自己更艰难的境况,也不知道别人在安慰自己的过程中到底付出了多少精力以及怎样将其还上,自己一不小心就又成了别人痛苦的制造者和不公的perpetrator,这份罪责到头来还是要自己承受。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索取安慰在我看来就类似超前消费然后靠借贷来拆东墙补西墙(你的社会支持网络的牢固程度大概就相当于信用积分和贷款额度),作为一个比较risk averse的人,我还是选择“不买立省100%”···另外我也认为很多时候痛苦的来源都是在与别人的相处中受到的误解、贬低、指责,所以只要没有这些,对我来说就已经是莫大的安慰了;在我已经准备面对指责时,预料中的指责没有到来,这就够了。所以某种意义上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关系不抱希望的人可能反而更容易被“安慰”到吧···
这也是为什么我以前一直没有意识到肯定她人感受的重要性。我觉得主观感受和情绪没有对错,一个人基于自己的认知产生什么样的情绪都是合理的,这是很intuitive的事。只要我没去否定那不就代表肯定了么,特意说出来只会让别人觉得我在敷衍或者把别人当傻子吧。然而读过的包括这本书在内的所有心理相关文章里几乎都在强调「肯定」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似乎也证明了这样的话语确实是有帮助的,这本书也算是从理论的角度承认了自己实践得出的结论。再退一步讲,或许这样的安慰对我自己来说也是有用的,只是在当时没有意识到也说不定···
另一个在心理类读物里不断被强调的元素就是“人与人的联系”,一说到这个我也总忍不住要发表一些cynical言论···如果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坏人”,自然也不需要那么多“好人”来修复他们造成的创伤,处于中间的人也就不必因为不够“好”而感觉像个罪人了。至于天灾、疾病之类的,如果社会能够提供足够完善的系统性、专业性的支持,也就不需要那么多情感和“关系”的介入了。当然,我知道这样的观念是过于冷漠的,所幸它也不可能实现···在结构性的进步到来之前,大概也只有“人与人的联系”这种柔韧而灵活的东西可以去填补那些裂痕与鸿沟,让人不至于落入深渊。
春山好 #
本来以为和作者的前几本书一样,是以生活记录和学术研究中的有趣经历为主,结果却看到了很多对社会现实以及政治环境的讨论,虽然谈的大多是日本社会,但也不失为一个惊喜了。
有时会觉得,作者在日本写下或是重读这些文字时会不会也联想到邻国的某些“不可说”,比如京都市长候选人发表于火灾相关的不当言论,又比如作者的一位学姐在批评日本政府对新冠的应对措施时说,“这个国家就是老头政治家太多,他们根本不考虑年轻人和弱势群体的立场”,再比如2015年后京都大学逐渐趋向保守,对学生运动的打压手段升级等等。
作者的写作风格中让我很喜欢的一点是她可以从近在咫尺的社会现实发散到自己研究领域中的种种见闻,或是只有学者或nerd才会感兴趣的历史文化“边角料”,然后再回到对现实的关注,同时也不吝于表达情绪和直白的控诉。相比于一些学者或作家对于“理性”和超脱的极度推崇,我还是更欣赏和喜欢作者这样的赤诚。
在这本书里作者也更为详细地讲述了在之前的作品和社交媒体上略有提及的,在学术界遭遇性骚扰以及之后患上抑郁症的痛苦经历,而且有这种经历的远不止作者一人,还有她身边的多个女性同学同事。在「me too」运动爆发之后,学术界的黑暗与龌龊也早已不是秘密,然而让人愤怒的是,为什么在那么多次的曝光和网络声讨之后,类似的事件还是层出不穷,受害者面对的还是羞耻、自责以及制度性、社会性支持的缺失?对于观看者来说,这些事件可能就像从同一个模版复刻出来的,但背后每一个真实的人所承受的痛苦却不能轻易地被“合并同类项”。
文中下面这段话让我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读完后的感受;是如烈火灼烧肌肤,还是如冷水侵入鼻腔;如持刀劈砍、横尸遍地,还是如一人在孤立无援的角落眼看生命力从伤口中流逝——
我呆呆笑着,只恨自己懦弱,总在窄路和歧途,被封锁在难堪却无法逃脱的场面。小心翼翼的抵抗,在旁人看来仍是卑微的顺服。投身学业吧,淹没在书籍里,像蜜蜂一样收集知识,恪守沉默忍耐的道德——“弱者的道德”。遭遇苦难的人要么有绝对的智慧与力量,完美击杀对手;要么就应当沉默忍受。
虽然没有经历过同等性质和强度的痛苦,但在身为弱势一方,受到不公待遇时也会恨自己为什么连完美反击的智慧和勇气都没有,只能既被剥削又在无形中纵容了这种行径,承受利益和道德上双重的挫败感。想到网络上那种一边推崇爽文式复仇,一边用“网友的乳腺也是乳腺”之类的言论将在他们眼中不够强大的受害者噤声的风气,又不免期待小行星立刻撞击地球···
在其中一篇文章中,作者提到了日本学者河上肇,后人对他的评价中有一条是“追求真理的柔软的心”,在我看来作者也无疑是拥有这样一颗心的人。或许也只有怀着这样的心才能够更加接近「真理」;空心的虚无主义者们其实也是处于这样的人的荫蔽之下的,又怎么能够不去欣赏和支持她们呢?
摘抄一段本书最后一篇文章结尾的内容——
共同记忆当然不等于完全一致的叙事,那必然是丰富、复杂且存在龃龉的图景:“共同”意味着经历与见证,“记忆”意味着与遗忘以及单一叙事的对抗。时间流动不息,我此刻一瞬的观点与感受,也许很快会被修正或推翻,但依然要作回望与记录,并时时反省自己的认知。在这样的经历中,很难不认清我们此前生活中存在诸多虚幻泡沫,并心生戒惧与谦虚。
这本书或许也是有着一点“玄学”在身上的,第一部分的标题是「漫长雨季」,在广州又一次将这本书放在包里带出门时便遇上了在我人生中数一数二的大雨(当然,我见的太少也是一方面)。打伞毫无用处,书即使是放在包里也被淋湿了,外封完全被泡烂,只能扔掉。后来在深圳时几次带这本书出门也都遇上下雨。
杜甫传 #
这本传记写于1952年,对杜甫的生平作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记录,所呈现出的杜甫形象也比课本中穷困潦倒但依旧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要丰富。在作者笔下,杜甫是个除却诗才以外,在政治和军事上也颇有自己的见解、切身感受过并怜悯人间疾苦,但又没有完全摆脱自己的阶级局限以及对皇权的幻想的人。参考这本书的写作年代,此书的诞生或许也有一定“政治任务”的成分,里面的一些表达也带着明显的时代特点(比如在提到李白时作者写道,“它的是个比起当时一般歌功颂德、讨得统治集团欢心的诗是一个大进步、大解放,但这个进步和解放只停留在个人的浪漫主义的阶段上”),语言风格也有点像课堂讲稿,但在某些地方还是能看出与之前读过的小说《伍子胥》的相似之处,比如下面这段——
但是杜甫的悲哀并不停滞在这上边,他想,他自己还享有特权,既不纳租税,也不服兵役,如今世界上不知有多少穷苦无归与长年远戍的人,他们身受的痛苦不知比自己的要多多少倍!想到这里,他的忧愁已经漫过终南山,弥满天下了。
像这样对存在于另一个时空的人的思想和情绪无比笃定的揣测,读起来却并不令人觉得违和或失真,甚至十分credible,也是很奇妙。
书中让我觉得读起来比较新鲜的是对杜甫二十到二十九岁期间两次「漫游」的记述。与以往熟知的晚年的形象不同,这时的杜甫还是一个享受着阶级特权,身怀仕途梦想的男青年。作者在交待当时这种漫游风潮背后的原因时显然也没有怎么给这些古早“文艺(男)青年”留面子——
事实上,这种远游自有它物质上的原因,所谓“四方之志”不外乎给自己的生活找出路。所以有人在考试以前,就走出家乡,到人文荟萃的都市,用言语或诗文做自我的宣传,结交有权威的人士。
杜甫在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诗作并不多,最有名的可能就是《望岳》了,反而是其晚年作品中对这一阶段的追忆和感慨更多一些。对于此时的杜甫,作者冯至的评价是——
青年杜甫所处的社会环境能够使他有裘有马,允许他用放荡与清狂来鄙视人世的庸俗,可是却没有能够使他放开眼睛直视现实的生活——只有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与体验才能在一个诗人心里燃起对于人民和国家的热爱,这对于杜甫还要有所等待,等到他丧失了裘马,同时也放弃了放荡与清狂的时候。
杜甫结束漫游,到达长安后,书中写道——
一种矛盾的心情充分地反映在他长安前期的诗里,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致使他常常有这样的对句:上句说要脱离使人拘束的帝京,下句紧接着说不能不留在这里。
作者将杜甫与李白分别后对李白的想念与赞美也归结为一种羡慕,因为后者还在过着那种杜甫本人已不得不与之告别的自由生活。我觉得这样的揣测是很有道理的,人往往处于这种“既要又要”的矛盾之中,一边下意识地美化没有选择的道路,一边又试图说服自己(和他人)自己是真的没有选择。当然,生计与自由本就应该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的权利,难以两全是因为社会存在问题,并非个人欲求不满,但很多自认为放弃了其一的人大抵上还是有选择的,即便这个选择是有限的,至少自己不能不承认这一点,不然在真正没有选择的人看来只会更加面目可憎。
书中还有一件印象比较深的逸事,是《又呈吴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杜甫居于瀼西的草屋时经常默许穷苦的邻家妇人从自己院中的枣树上打枣充饥,在草屋转让给吴某后,吴某欲修建篱笆以防止妇人来打枣,于是杜甫便写了一首诗劝他不要这样做——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这样的劝诫似乎多少有慷他人之慨的嫌疑,对方也完全有置之不理的权利,况且这种慷慨的前提或许也是自己还不至于差这一颗枣就要饿死;如果是放在当代互联网上,大概会被嘲讽“乐山大佛请你来坐”之类的吧···然而仍然觉得这样的救济之心应当被尊重乃至珍视。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中对统治者的幻想早已破灭,或许「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这样的民间互助才更能给人现实的希望。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
本来是想系统了解一下佛教中的一些名词概念、各个宗派之间的关系与异同,还有各方神佛的背景故事等等,在网上搜索“佛学入门书籍”时看到有人推荐了这本。读完之后感觉把这本书列为入门书籍简直就是诈骗···虽然书中对各宗派的传承与流变梳理得倒是挺清晰的,但各家思想的具体内容我最多也就看懂了10%吧···
不过看完这本书还是收获了一些知识的。首先是了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佛学发展史中的作用。在这个阶段佛教与政治的联系变得紧密,中国佛学也从魏晋玄学中受到了很多影响。南北朝时期中国佛学分化出了南北两个派系,而在南北朝末期各个学派开始具备固定的门庭和经济基础,宗派由此形成。书中主要介绍的宗派有天台宗(中国最早成立的宗派)、三论宗、慈恩宗、贤首宗,以及禅宗。
最后一章着重讲了禅宗各派的发展。盛唐时期,禅宗南北宗分家,北宗的代表人物为五祖弘忍的弟子神秀,传说中不得要领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一偈就是神秀所作,而这个传说的另一个主人公,六祖慧能便是南宗禅法的代表人物之一。慧能的思想经其弟子神会宣传之后,势力逐渐突破大庾岭以南地区,甚至在北方压过神秀一系。而神会也因此在745年遭北宗诬告,被统治者驱逐出京,直到安史之乱时才靠主持买卖度牒恢复地位。在神会被认定为禅宗七祖之后,禅宗的正统之争告一段落,单传制也就此瓦解。
北宗神秀一系几乎与唐室共存亡,而南宗则在神会之外发展出了南岳与青原两个分支。至五代时期,统治者对禅宗的利用进一步促使其分化为五个主要流派,包括出自南岳的沩仰宗、临济宗,和出自青原的云门宗、法眼宗和曹洞宗。这五个派系的思想相差不大,但门风有所不同。后来另外三个宗派逐渐衰落,至南宋时期基本只剩临济与曹洞两家。
到了宋代,禅宗思想再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一部分是为了契合统治者的需要,作者将其总结为“维护作恶者”。这个时期的两个显著变化是「文字禅」与「看话禅」的出现。在南宋时期,中国的佛学思想与玄学再次趋向结合,禅学也发展出了沟通儒、道的作用。
虽然对书中提及的那些佛学思想理解相当有限,但有时也会产生一些有趣的联想。比如书中提到南北宗思想的一大差异在于“顿渐之分”;南宗主张开悟是「顿悟」,而北宗则主张「渐悟」。于是就联想到了酸碱滴定实验,溶液的pH值是在一瞬间突变的,然而总不能说只有最后那滴才是最关键的吧···可能也是因为不理解,看到书中很多学派争论都觉得无论怎样都能自圆其说,为什么非要争个你死我活,好证明别人都是错的、是异端,只有自己是对的、是正统呢?尤其是看到各派的修行之人对污蔑、举报之事也是信手拈来(比如鉴真东渡的过程中也遭遇不少上不了台面的阻挠),更是觉得人类不行,什么神仙佛祖也救不了了···
另外,读完这本书后又对魏晋玄学产生了好奇,正好偶然看到了一本叫《魏晋清谈史》的新书,遂放入「想读」列表吃灰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