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读书小记

六月读书小记

July 9, 2023
本文共3263字,阅读约需要7分钟

Monsters #

Claire Dederer
https://neodb.social/book/0UJFJf1rMvZcVGSGT3xf5Q

作者从一个资深文艺爱好者以及前专业影评人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女性身份和女权主义者立场,记录了自己在面对一些在道德甚至法律层面有重大错误的创作者以及他们的作品时的思考。书中探讨了许多实例,比如Polanski, Naipaul, Woody Allen等等,还有虚构人物,比如Lolita中的Humbert Humbert。作者的行文也充满了经典的“美式文学评论”的感觉。

作者提到Naipaul时,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采访中,林奕含同样提到自己在得知Naipaul虐打他的妻子时感到的震惊。除了男性Monster以外,作者也讨论了一些女性“Monster”——女性创作者所能犯下的最“恶劣”的罪行自然就是“抛家弃子”了。这部分中作者用的例子是Doris Lessing,随机波动里张悦然做客的某一期里也讨论了Lessing以及女性创作者所面临的创作野心和家庭责任的撕扯。那期播客里还提到一个观点,即女性创作者的创作往往是“献祭”式的,把自己剖开,用自己的血肉去“喂养”自己的作品;这本书作者在谈论男性Monster——尤其是那些被封为“天才”的——时也提到了类似“献身”的概念,即将自己的躯壳献给所谓的“higher power”,以artistic passion为名为所欲为,并用“天才”的名号给自己脱罪。这两种“献身”也充分体现了社会还有所谓的“艺术界”在对待不同性别的创作者时有多双标···

虽然作者讨论的问题在当下非常relevant,但我自己读完其实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启发或共鸣。作者提到的许多作品我自己都没有看过,除了本来阅读观影量就不大以外,更是因为现在已经有意识地避开顺直男创作者了;而且即便是对于比较喜欢的作品,我其实也没有投入那么强烈的感情,也很少把这份感情迁移到创作者身上。比起应该如何看待这些作品和作者,我更在意的问题可能是,在如今日益极化、同温层变得越来越重要(或许也越来越脆弱)的世界,品味的差异很多时候会逐步升级成立场的分歧,甚至读者或观众之间对彼此的道德审判···

松子落 #

苏枕书
https://neodb.social/book/5vopBtKC1MmX5XmD7KoXkA

喜欢作者的文风,虽然经常遇到没听过的人名和不认识的字。也觉得作者是一个有“风骨”的学者和作家,虽然整体行文风格恬淡甚至有些“出世”,但并不掩饰对一些现象的批判,也不吝于为女性发声,从她拒绝与“一页”合作并在事发之后为受害者发声也看得出来。可惜的是书的封底印了一段给作者的颁奖词,说什么“不沉溺于「女性私语」”,一看就是出自男性,实在没有必要。

比较喜欢的篇目有「何月不照人」,作者在其中回忆了与一位女性友人的交往,虽然作者否认与这位友人的感情是“爱情”,因为它不具有“独占、索取、计较、奉献、欲望”这些“爱情专有的属性”,但在我看来这份带有queerness和sapphic色彩的知己情谊或许才是人们在歌颂“爱情”的美好与神圣时在精神层面真正想要触及的东西,只不过因为社会长久以来的heteronormativity和amatonormativity,人们已经习惯了将基于性吸引的“浪漫爱”作为人类情感的顶点,并很难有其他的想象···

另一个喜欢的篇目是「散书记」,里面作者和研究室的同学们对书籍的狂热与眷恋还有敬畏,现代“社会人”看起来或许会觉得“迂腐”——特别是作者在京都求学,我已经能够阴暗地想象到一些民族主义者对此发表“有小节而无大义”之类的评论了——但是我很喜欢这种纯粹的求知欲和理想主义。那种搬家时书籍顿时成为烦恼,甚至必须舍弃的状况我也能够体会。不过我对书的感情并没有那么深,倒不觉得“散书”全然是一件伤感和无奈的事,书的离散有时反而促成人的相遇,况且书远比人更自由、更宽容,必定不会介意的。

女同志X務農X成家·泥地漬虹 #

陳怡如
https://neodb.social/book/0Ol3W8mp0ueMyjNUvNGKPh

作者的文字也像工作坊的老师对她的画的评论一样,有种“土味”(褒义);这种感觉或许来自作者身上天然的野性和生命力,以及在耕作和制作渍物的过程中对自然和身体的感知与思考。关于成家与离家的内容读起来蛮令人唏嘘的;主流之外的人一直都在流浪,即便离开了原生家庭、遇到了可以探索新的家庭形式的人,想要建造起一个“心安之处”也绝非易事。

How Fiction Works #

James Wood
https://neodb.social/book/0nVmkbD4Da8Lvz3Z3pjUSA

读的小说太少了,所以看到作者对大量实例的分析和提炼出的规律和模式时只能隐约感觉到“好像确实是这样”(比如free indirect style和后面的commercial realism),而并不能马上和之前读到过的东西产生联系。正文后面作者给了一个“书单”(其实是bibliography)可以作为以后的阅读参考。

这本书主要探讨的是现实主义小说(realism),在这些作品中创作者往往通过对细节的描写来在虚构中塑造出一个令人信服的reality。这让我想到前段时间在SIFF看的Vemeer的纪录片对画家运用光影的能力的盛赞,比如用一个“白点”就能勾勒出一个令读者信服的“珍珠耳环”,而这其实也依托于观众对“耳环”这个概念的认知以及人脑的“自动补全”能力,如果是一个从来没有见过“耳环”的观众或许会觉得这一笔很违和吧···而realism也是通过选择性地呈现一些细节来在读者的闹钟构建出一副完整的图景,除了作家对生活的观察,其实也要依靠读者的既有认知,某种意义上作品是由创作者和接受者共同完成的。

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

Eva Meijer
https://neodb.social/book/3yvFRsIZi9inJBSazIA7k0

作者对于自己抑郁经历的回忆与思考,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带给人希望的。读了之后感觉无功无过,除了引用了一些其他哲学家对抑郁的观点之外并没有带来很多新的perspective,或许这样的记录对创作者的意义和作用是大于读者的。虽然作者一开始表示存在主义者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当你处在抑郁之中时根本没有能力和精力去“embrace the absurd”,但其实作者自己的recovery journey本身也很“存在主义”。

书中的一些观察和感受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倦怠社会》中的概念(“他者”的消失、功绩社会催生的异化和自我奴役)以及《荒原狼》中对“自杀者”的讨论。

作者对广为人知的“黑狗”这个比喻的看法我很认同,这个比喻是在太过温柔无害了(狗做错了什么!),让我想一个的话,我可能会用“房间里的粉色大象”吧。

植物妻子 #

韩江
https://neodb.social/book/4PGFR7dA0fNj91YmiZESQh

阴冷、暴力,好像混着血的泥水的氛围和《素食者》很像,但比起《素食者》直白的血腥,这本的“泥”更多,更加隐晦和阴郁。作者笔下的(成年)女性人物很多都有种决绝的、自我毁灭的能量,她们的内心和行为看似是对生命的抗拒,但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求生”。

《素食者》和《植物妻子》都是以丈夫的第一视角来写的,无疑写出了女性眼中的男性——自我感觉良好、将一切视作理所应当,但我觉得还是有些太直白了,男性会将这种自恋内化成一种本能,而大概不会有 这个猜想让我产生了自豪和一丝感动 这样的自我觉察···

比较喜欢《红花丛中》一篇,或许是因为这篇主要围绕着对生死和禅学的思考,而没有涉及异性恋关系吧……

序言中作者24岁尚未开始全职写作时对着月亮许愿 只祈祷不要失去这颗心 的场景很令人感动,或许作者的文学之路也同她笔下那些女性的逃亡之路一样,须以决绝的心情,光脚蹚过血与泥泞才能够走下去吧···

故都的秋 #

郁达夫
https://neodb.social/book/5X2N1NjfdEGkKtEgUY6RW2

为了可以尽快处理掉而快速读完了。

破防男网友【民国限定ver.】···自我意识过剩,看到黄皮黑发的女性被洋人“侵占”就如丧考妣,发出土拨鼠一样的嚎叫,和当代那些一边喊着“中国男孩保护中国女孩”一边对女性极尽贬低、物化的男网友并无二致,既好笑又pathetic。

Gravity and Grace #

Simone Weil
https://neodb.social/book/42Ld7Y85cNzTqR8RidQ8wu

因为是作者去世后由友人整理出来的,比起完整的著作,更像是作者的thinking out loud、灵魂的碎片。有很多无法理解或者因为没有信仰而不能体会或认同的部分(不过就像Weil说的,无神论也好过信奉虚假的神),但至少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诚实和对自己的“不留情”。对于Weil关于friendship和necessity and obedience的看法我挺有共鸣的(虽然底层逻辑大概不一样,或许会另写一篇详细说一下),但若想实践果然太难了,如果没有信仰的支撑很难不让人想自杀···很好奇Weil的思想和信仰体系是如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