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读书小记

十二月读书小记

December 30, 2023
本文共5098字,阅读约需要11分钟

Islam #

Islam
Karen Armstrong
★★★☆
阅读契机:对伊斯兰教的好奇
阅读方式:纸质书(购于Magus Books)
*以下内容来自我自己的理解和概括,不一定符合原书的意思以及“事实”,请自行甄别(同样适用于其他非虚构/科普书籍)

之前读了Hijab Butch BluesDo Muslim Women Need Saving?,对伊斯兰教产生了许多好奇,在旧书店里看到了这本书就买回来了。这本书对伊斯兰教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做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简介,但语言相对枯燥,而且包括了许多念不出来的人名还有许多帝国的扩张和覆灭这种历史知识,并且涉及当今世界的部分比较少,作为一个对历史不是很熟悉的人,觉得读起来不是特别有趣也不是很容易···

不过读完对伊斯兰教还是多了一些认识。从书中了解到,伊斯兰教是一个比较“务实”的宗教,相比于学说更加重视实践。作者说基督教是orthodoxy而伊斯兰教是orthopraxy;伊斯兰教概念中的salvation也与基督教有着本质区别,不在于对原罪的救赎,而是在于在现世建立一个满足神对人类期望的社会。虽然在基督教的历史中也有相当长一段“政教合一”的时期,但伊斯兰教和政治的联系似乎更加紧密,甚至可以说它的起源都与当时的部落居民对社会稳定和公正的需求脱不开关系。而且伊斯兰教有自己的法律系统,维持乌玛(ummah)的良好政治环境也是穆斯林信仰中的重要部分。在穆斯林社会的历史中,许多宗教改革者同时也是社会活动者或革命者,一些新的派别的诞生也来自于对统治者或社会现状的不满。

伊斯兰教的势力在奥斯曼帝国时期达到顶峰,然而在18世纪开始在其他信仰和欧洲崛起的冲击下逐渐衰落。面对多方面的威胁,一种defensiveness开始在穆斯林思想中生根,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在如今的讨论中,伊斯兰教常常被与原教旨主义(fundamentalism)联系起来,但作者指出,原教旨主义并非伊斯兰教独有,最早的“原教旨主义”其实出现在20世纪初期美国的基督教中,而伊斯兰甚至是三大一神教中最晚出现原教旨主义的(作者给出的时间是1960-70年代,不过关于这点也有不同的说法)。作者说,Christians would often respond to challenges of modernity by a reassertion of doctrine, Muslims have responded by making a social or political effort (jihad),到了19、20世纪,西方现代化思想的冲击和殖民扩张让穆斯林世界愈发感到信仰和生活方式受到威胁,于是转而向原教旨主义甚至极端主义中寻求庇护。书中还指出,原教旨主义与强制世俗化是一种“共生关系”,一些穆斯林国家的统治者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支持下在国内进行强制的现代化、世俗化改革,甚至实行独裁(比如伊朗最后一任Shah),在这种背景下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兴起是一种必然的backlash。虽然不能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恐怖主义的产生全部归咎于西方霸权,但作者认为欧美发达国家对此显然是负有一定责任的。

其实一开始对伊斯兰教的好奇主要是在性别议题上,比如教义中到底对女性进行了怎样的规训、历史上和现代穆斯林女权主义者又是如何对教义进行新的阐释的等等。这本书中并没有怎么提到,只是说了Emancipation of women was a project of the Prophet,以及穆斯林女性比西方女性更早就获得了继承权与离婚的权利。虽然没有读过《古兰经》、《圣经》什么的,不过越来越觉得很多教义中其实可能并没有那么多或者那么严格且具体的对于女性和少数群体的歧视性条款,更多是来自一代代人出于获取权力和维系统治的目的而进行的解读···在这本书中,作者也举了纳粹集中营、Gulag这些例子来说明世俗意识形态在残暴程度上可以完全不输宗教极端主义(所以本质问题大概还是人类不行,人类创造出的无论是宗教还是世俗的统治体系自然也不行···

说点和这本书无关的——之前一直觉得我应该算无神论者(atheist),因为没有宗教信仰,也不认为有“神”存在;最近知道了“非有神论者”(non-theist)这个概念,觉得这个好像更符合我的想法。 我所不能认同的是作为institution和统治工具的宗教,而不是个人或社群层面的信仰本身,甚至不是那些“超自然”的部分。我也并不能认定“神”在客观上就是不存在的,只能说在我所体验的reality中没有“神”的存在,并且我既没有方法也没有需求去确认或否定祂(们)的存在。同时我也不认为“神”的存在与否对所有人都是不可知的(所以我也不自称“不可知论者”),只是“我”无法知道而已,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reality,别人未必不能在自己的reality中确认“神”的存在···

把晚餐放进抽屉 #

把晚餐放进抽屉
韩江
★★★☆
阅读方式:豆瓣阅读

之前读过三本韩江的小说,《素食者》《植物妻子》(短篇小说集)和《少年来了》,很喜欢她的文字中那种阴冷又坚硬的感觉。就像是公园里转角处的大石头,表面的雨水还未干透,把手放上去会感到湿润的凉意;路过的时候不小心蹭到脚踝或是手臂会被刮掉一层表皮,留下一个不会流血的“伤口”,洗澡的时候在热水的刺激下引起轻微的痛感。

这本诗集也是这样的风格,不过比小说有更多visceral的意象和对死亡的提及,感觉没有那么阴冷和锋利了,多了一点血液的温热和黏稠。高中写作文时我也很喜欢用血液、骨头、神经、细胞这样的意象,然后现在画画还是经常出现这些东西hhh,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这些意象过于熟悉以至于在inner vision中形成了某种残留的图像,反而没有在诗中感受到太多那种看到了意料之外的景象的“震动”···

我读的现代诗非常少(当然,古诗也不多,只不过在别的作品里看到引用的诗句有时候会去查一下),所以总有一种害怕“读不懂”,或者说读不出“应该读到的东西”的不安(当然,面对翻译作品还多了一层对被语言壁垒和人为的错译与审查蒙在鼓里的不安),虽然我也不知道这个“应该”应该由谁来定义,或许谁都不应该(什么绕口令= = 往大了说,还是一种对intellectual inadequacy的恐惧,向外找原因的话大概也可以归咎于容错率极低的应试教育和社会评价体系···

关于诗歌,我还不知道自己对它是否有着真正的“兴趣”,但至少是有好奇的,所以想要逐渐让自己习惯读诗、习惯发表一些模糊又不连贯的读后感、习惯这种没有目的地也没有路标甚至没有路但还是要出门散步(because you want to)的感觉。

另外,书中有一首诗名为「自画像。2000年冬天」,写了一个要去西安的楚国男人,不知道是不是来自中国的什么典故——

楚国有一个男人
为了去西安买了马、马车,雇了车夫
出发之时,人们说道
那个方向不是去西安的路
男人回答
这是什么话?
马匹壮硕、马夫老练
还有精心制作的马车
旅费也很充足
别担心,我
一定可以去西安

岁月流逝后
在日暮的沙漠中
吃的东西、携带的钱都耗尽了
马夫逃跑

马匹也都死了
只剩一个生病
脚底被埋在沙地里的
男人

在干涸的喉咙里
只存留无尽的尘土
回返的足迹
早已被路上的风抚平
执着、傲气、斗志
任何热情和凄惨
以及忍耐
都不能把男人带到西安去

楚国的男人
眼盲
病重,永远
去不了西安

摘自:《把晚餐放进抽屉》 — [韩] 韩江
在豆瓣阅读查看:https://read.douban.com/ebook/445280863/

本作品由磨铁数盟授权豆瓣阅读中国大陆范围内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Visual Thinking #

Visual Thinking
Temple Grandin
★★☆
阅读方式:SPL借阅

比较失望,还好是在图书馆借的···

我本来更想要看到的是对visual thinker思维过程的描述,最好是能够用图像来展现,但这本书里根本没有配图!而且除了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引述之外,作者举出的例子都很anecdotal,而且这些例子与visual thinking的联系很多都基于作者自己的speculation,比如将工作中遇到的某个人在机械或工程领域的洞察力归功于“ta可能是个visual thinker”,但这个也可能来自于多年的训练和经验。作者的结论缺乏说服力,而且也没有说清楚visual thinking到底是怎样运作的。

书中还写了很多作者对美国的教育系统以及工程管理、基础建设的批评。她认为现代美国教育中评价标准单一、看重应试能力、重视algebra而剔除了在作者上学的年代开设的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科目,这种做法使得许多visual thinker被教育系统错误地淘汰,而这也造成了工程、建造等领域缺乏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而通常情况下作为verbal thinker的管理人员对工作环境和设备不够熟悉、疏于维护,导致了很多事故的发生。这些批评当然是有道理的,不过这也不是什么新的观点了,而且和前面一样,这些问题和visual thinking的联系也相当牵强。特别是在某一章里,作者列举了一些灾难(比如设计缺陷导致的飞机坠毁、桥梁坍塌,以及福岛核电站泄露等等)来说明object visualizer(visual thinker的一种)更能够发现系统中的隐患和漏洞,但作者试图论证这一点的方式就是每次在事故发生之后说,“一看到事故报道我马上就知道发生什么了!我立刻就能visualize出飞机上的sensor被损坏/桥梁钢板被压断/核电站被水淹掉的场景”等等。这种基于hindsight的确信就很缺乏说服力,而且给人感觉非常自以为是···

作者出生于40年代,而且在畜牧业这个相对传统的行业里工作,所以她的一些看法可能已经有些不适应时代了。比如她建议学生在找工作时多利用人脉资源,这个并不适用于很多行业,而且作为一个很讨厌“搞关系”的人我也觉得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大环境来说都算不上一个好建议···还有作者对于ASD的看法,作者自己也有自闭症,但她的母亲并没有被这个诊断限制住,而是找到了一套适合她的教育方法(感觉也有一些作者那个年代流行的tough love的影子),所以作者本身也倾向于认为diagnosis是一种限制。但现在很多人,包括成年人,去寻求诊断或者自我诊断是为了找到更适合孩子或自己的学习和生存方式,并且随着网络资源的丰富和社会偏见的逐渐消除,诊断也可以成为方便一个人去获取自己需要的accomodation的工具,而不是一个负面的标签和限制。

虽然这本书算不上好,但一个挺有趣的take away是知道了习惯用图像进行思考的visual thinker也分object visualizer和spatial visualizer两种,前者更擅长在脑中构建出对于物品和场景的整体想象,而后者则更擅长处理图像的空间变换以及对局部进行分析,并且有研究显示这两种能力通常呈负相关。我一直感觉自己也是经常用图像进行思考和记忆的,而且比较擅长几何、画画这些和图像有关的东西,但同时方向感却很差,这个object/spatial的分类一定程度上解答了我的问题···比起这本书,我觉得书里引用过的这篇文章提供的有用信息更多。文章里面详细写了研究人员用以识别object和spatial visualizer的测试,也能更直观地看出两者的差别。

In Limbo #

In Limbo
Deb JJ Lee
★★★★
阅读契机:关注了作者的instagram
阅读方式:纸质书(购于EBBC)

韩裔美国移民的漫画自传,主要讲的是作者高中时期的经历,夹杂着一些初中和儿时的回忆。

很熟悉的原生家庭配置(不过对我来说控制狂母亲与和稀泥父亲是反过来的hhh)、种族歧视创伤和人际关系烦恼。这些故事大概已经成为一种东亚cliché了,不断被用各种形式翻来覆去地讲出来,细节千差万别,大纲却又万变不离其宗。但这就是很多人的真实经历,人有讲述的权利,社会有听的义务,所以这个故事还会被讲述千千万万遍,we deserve it。每次看到这样的故事,除了在共鸣中体会一种自虐式的catharsis以外,也很想骂这个世界,“什么时候才能让任何人都不用经历这些”,然而已经没有力气喊出一个掷地有声的疑问句,只能吐出一句阴阳怪气的反问;确实已经没法去期待和相信任何答案,但也不能就这么算了···

这个故事里有一些很沉重的内容,但感觉作者好像把最沉重的部分隐去了,以至于我觉得情节的衔接有时会不那么连贯。不过如果是故意为之的话我也完全可以理解,就算不是出于商业的考虑,有些东西对自己来说也是很难去面对的,更不要说反复地去审视并讲述了。

我从这个故事中理解到的是,some things are definitely your fault, and some things definitely not; you need to learn to tell them apart and live with both···嗯,真的很难。

我觉得作者最impressive的是上色方式,但这本书是单色的所以没法体现出来(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印刷要用蓝色,我觉得作者的ig上面黑白的效果更好)。不过还是可以看出场景画得很细致、很credible,而且还很干净,本来以为用了3d辅助或者贴图之类的技术,又看了一下作者的ig,好像就是用procreate直接绘制的,真的很厉害!